隐匿于代官山的风格宝藏 -- The Vintage Dress
A Hidden Style Treasure in Daikanyama, Tokyo – The Vintage Dress
BIBA, Ossie Clark, Lavin,YSL River Gauche…… The Vintage Dress不止是一家古著店,這裡重現6,70年代歐洲時裝史中的寶石,並獨具慧眼擦亮幾乎被人忘記的遺珠。
二者皆非的 Vintage Shop
古著店大抵有兩類:第一類在門口就能嗅到二手衣服乾洗後的味道,在店內瀏覽時,通路里但凡有第二個人要通過,你都需要撲進面前的衣架裡才能在背後騰出空間,從衣架上取出一件衣服就很難扒開一個縫隙再把它塞回去。另一種則與奢華地段的名品店風格相仿,價格也是。
不同於以上任何一類,距離代官山站5分鐘腳程,藏在蔦屋書店東面巷子中的 The Vintage Dress 並不是一家典型的大眾古著店。每週只從周五營業到下個週一,木門總是關著、一排磨砂玻璃的窗子即使外面天色暗下來視線也難以穿透、只有銅板門牌上的一行小字刻著『The Vintage Dress』的招牌——避免與獵奇和俗庸相遇而又不至於孤高難覓著實需要精心設計。
這家店的女主人山口紀子(Noriko Yamaguchi)一头修剪得宜的短发,她能说不错的英文,待客熨帖。事实上,如果不是Noriko对于时装史的见地和从容态度,我会因为她的年轻将她认作是店员。
店内一共两层,我仔细浏览了陈列的设计师古着并不时和她交流,之后又试穿了几件80年代的Mugler上衣和Hermès丝质衬衫。试衣间的窗台上摆着试穿专用的面罩(防止客人将妆容印到服装上),但Noriko并没有说任何警示客人要小心的话。事实上,在整个过程中,她既没有用在欧洲精品店常见的夸张姿态小心翼翼捧着那些脆弱的面料,也没有在试穿中途急于询问我是否合适。
Photo Credit: Agnes GE
正如店名所指,這裡主要是女士連身裙和禮服,二層最裡面一排暗紅色木質衣架上更懸掛著一隊來自50到80年代 Chanel, Yves Saint Laurent 等等的純黑連身裙。在一旁的展示櫃中更擺放著來自19世紀的領口裝飾片。
Noriko告訴我她和丈夫在代官山另有經營一家男女裝兼有的休閒風格古著店『The Brisk』,而這家『The Vintage Dress』則從2018年11月才開始營業,專注於從歐洲各國收集適合特別日子(例如約會,婚禮等各種活動和儀式)的設計師古著——從50年代到80年代的為主。他們的理念是希望客人不要陷於流行,通過穿上特別一點的衣服為那一天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Photo Credit: Agnes GE
BIBA
在『The Vintage Dress』店內你能看到許多BIBA 60年代的裙裝,那是Noriko鍾愛的牌子之一。 BIBA是倫敦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初最具代表地位的女裝品牌和店鋪。由時尚插畫師Barbara Hulanicki和從事廣告業的丈夫Fiz-Simon創立。
由Barbara負責設計而Fiz負責運營,Barbara受拉斐爾前派和新藝術運動的影響,以頹廢派品味聞名,歌頌戰後營養不良,面容蒼白四肢瘦削的女孩們的視覺美感。和BIBA店內昏暗的燈光一樣,她的設計色彩偏於暗沉的大地色系:鐵鏽紅,橄欖綠和傷痕紫。 BIBA的服裝只有一個尺寸,但仍讓倫敦的女孩兒們趨之若鶩。
除了親民的定價(60年代中期在倫敦一條具有剪裁設計的連身裙需要15到20鎊,而在BIBA只賣2鎊,學生和工薪階層的女性也可以輕易負擔),BIBA一改當時倫敦高街零售店的面貌,由Barbara和Fiz營造的購物氣氛像是在電影情境中,和夜店相似的昏暗燈光,空間中充滿維多利亞時代的家具和古董。他們更僱傭年輕,有吸引力且態度親和的女孩兒作為店員讓客人自由地在店內瀏覽,而不是咄咄逼人地推銷任何產品。
BIBA很快成為英國乃至世界各地遊客來倫敦朝聖的所在,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The most in shop for gear”(最時髦的服裝店),Twiggy,小野洋子等名流都曾關顧。
Fiz-Simon曾說:“BIBA的整個理念就是我們不想向任何人兜售任何東西。我們只是把東西陳列出來,希望經過的客人買下他們。我們不想催促我們的客人去做任何事。”
就這一點來說,半世紀後在東京代官山的『The Vintage Dress』正是這樣的店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