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出生长大的河合聡辉(Satoki Kawai)在米兰经营着订制西服店 Sartoria Cresent。源于对米兰这座永恒优雅之城的文化传统的洞见,在致力于保留经典的米兰风格的同时,河合将日本人对细节的关注和自己对剪彩的独特见解融入其中。 Sartoria Cresent的西装线条鲜明,散发着高雅的男子气概和精致。也许提到西装的男子气概总让人联想到英式西装的厚垫肩或者Cifonelli那样鲜明的雪茄肩(Roped shoulder/cigarette shoulder),但晚餐时河合坐在我斜对面,我注意到他简洁的无结构肩部(unstructured shoulder)和他本人一样低调安静,在意大利语中称作In Sellata的马鞍形的肩部线条低声诉说着米兰优雅的精髓 —— 去除了所有不必要的装饰。 Sartoria Cresent 风格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没有前省(Dart: 位于西装前面的一条缝线,通常用来收腰),这是河合从米兰的老裁缝那里学习到的手法,这种处理确保了西装前面的格纹不被裁断。
梦想变成现实需要多长时间?对于从 8 岁起就梦想成为一名裁缝的河合来说,这段旅程并不一帆风顺。 1986 年,年幼的河合在一档电视节目中看到了讲述裁缝工作的纪录片,看到裁缝们能制作出既让客户满意又独一无二的完美西装,他立即为这种工作着迷了。自那以后,无论看到路人穿着的西装还是读到杂志中对剪裁的介绍总能激发他的兴趣。 17 岁时,他向公务员父亲吐露自己想成为一名裁缝的愿望,但父亲鼓励他继续接受大学教育。出于对英国绅士风格的向往,河合在大阪大学主修英国文化。直到那时,他还没有机会接触到如何成为一个裁缝的知识。相比之下,许多意大利裁缝,尤其是老一辈,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学徒生涯,因为对他们而言做裁缝是一种为数不多的谋生手段。似乎上大学的决定推迟了河合裁缝梦想的实现。不过,看似是绕弯路的经历反而成就了Sartoria Cresent的独特风格。终于在跟随米兰老裁缝 Enrico Colombo (亨利·科伦坡)工作了五年,又在米兰代表性的裁缝屋 A. Caraceni 门下磨练技艺后,河合聡辉在2013年创立了 Sartoria Cresent。
“Cresent”这个名字是“创造”和“感觉”的融合,概括了河合的哲学:
虽然我非常尊重米兰的服装传统,但我的风格不仅传统而且具有挑战性。遵循传统的剪裁,但具有轻如羽毛的结构。米兰的阳刚之气,却以柔韧的面料诠释出日本的美感。
河合聡輝
由于他的经历,河合可以流畅地使用日语、意大利语和英语向许多国际客户传达他的理念。从日本到中国大陆,从香港到瑞典,再到美国,他的订制客户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我们的采访中,河合慷慨地分享了他如何成为一名米兰裁缝的故事,以及他关于永恒优雅的哲学。
A (Agnes Select):显然你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从小就知道自己想将裁缝作为一种职业。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开始对裁缝感兴趣的吗?
SK (Satoki Kawai | 河合聡辉):当然。事实上,我在高中时就决定成为一名裁缝。这一切都始于我8岁时在大阪的家中观看一个电视节目,节目介绍了裁缝专业和订制西装如何满足顾客的品味。
A:关于裁缝文化,你最初受到的是英国西装的影响,可以详细说说吗?
SK:在大学期间,我深入研究了英国文化,尤其是 20 世纪初的文化和时尚。最初,我渴望去萨维尔街工作,但从日本寻找萨维尔街的工作机会非常困难,所以我决定前往伦敦。早上去上语言学校;到了下午,我会沿着萨维尔街散步,逐家敲门寻找学徒机会,或是给裁缝店发电子邮件。可惜三个月后语言学校的课程结束了我也没能在那里找到任何机会,只好回到日本。通过一位本地裁缝的介绍,我在一家专门生产半订制(MTM)西服的工厂找到了工作。在那个工厂,我做了一年的办公室文书工作,但那时我对西装制作还不甚了解。所以,晚上8点以后,我开始尝试自己练习缝制一些东西。在那家工厂工作期间,我意识到我需要到西装的发源地欧洲学习。
也是差不多那个时期,我开始觉得,英伦剪裁的西服虽然可以完美契合伦敦的环境,但对于日本的日常穿着来说,却显得太厚重。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意大利西装感兴趣,那里拥有各种剪裁流派和丰富的西装文化。其中米兰的裁剪风格最让我喜欢,与休闲的那不勒斯風格有很大不同,米兰的风格有点像英伦风格,多了几分男子气概和结构感。
A:你成为一名裁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适应的过程。说到导师,你的裁缝师傅科伦坡先生还在米兰吗?你们经常联络吗?
SK:是的,我的大师科伦坡先生仍在米兰。遗憾的是,由于之前疫情的原因,我们未能经常见面。然而,我最近和他通了电话,他表示希望尽快参观我的工作室。
A:即使在科伦坡先生身边工作了五年了,你现在仍然会寻求他的指导并向他提问吗?
SK:当然。我仍然可以向他学习很多东西,特别是在技术方面。虽然我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在改进版型时,我经常寻求他的意见和专业知识。
A:您最初是一名大衣裁缝(coat maker),后来在业余时间逐渐学会了打版。
SK:也许是因为它看起来很难,所以我想学它(笑)。当我为科伦坡先生工作时,我读了很多关于打版技术的书籍。有时我还会在 eBay 上找到关于裁剪的古书。有时,一些老裁缝也会送我一些书。所以,我开始为自己制作很多糟糕的版型来实验。并通过不断的修改和改进提高我的制版技术。过程中我会向科伦坡先生或 A. Caraceni 经验丰富的制版师寻求建议。
A:为什么会想要学习版型制作?
SK:制版在将设计师的概念变为现实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时尚界,设计师绘制草图,而制版师将这些草图转化为可以被生产出来的版型。通过了解版型制作,我可以弥合设计和最终产品之间的距离。在定制西服领域,拥有良好的基本版型至关重要。它是实现精心设计的服装的基础。当然精确的测量和试身也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好的版型作为基础,在客户试身的过程中裁缝就无法发现不合身的地方在哪里,不知道从何下手解决问题。
A:你如何描述Sartoria Cresent 的风格?而这种米兰剪裁风格又有何独特之处?
SK:多年来与科伦坡先生一起工作,包括耳濡目染米兰老裁缝们和当地绅士的穿着习惯,我对米兰西装风格中的简约、低调优雅和男子气概非常欣赏。米兰风格的特点是略为阔展的肩宽,马鞍形的肩部线条,配合前胸垂坠的面料塑造出倒三角型,显得气质挺拔。米兰剪裁的一切都很低调,没有任何引人注目的元素。这很难用语言描述,但是100年前、50年前,在米兰的那个上流社会中······因为这座城市非常商业化,人们社交广泛,更为开放,因此米兰的西装也具备了这种社交性。米兰风格深深植根于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是优雅魅力与社交性并存的产物。
A:米兰风格确实具有独特的魅力。而你选择的古董面料也增添了服装的深度。
SK:古董面料在我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们带有历史感。它们让我想起了穿夹克或西装很常见的年代。这些面料具有丰富的个性,同时又保持了古典魅力, 我欣赏这些面料所体现的文化深度和丰富性。
A:您如何将这种古典的米兰风格传递给您的年轻客户,尤其是来自亚洲的客户?
SK:最初,推广这种特定的品味是有一定挑战性的。然而,我会首先了解客户的品味和他们倾向的面料选择。我们通常从更容易入手的选择开始,例如海军蓝或灰色的面料。逐渐的,当他们开始打造自己的衣橱并扩展他们的品味时,我慢慢向他们介绍更精致的面料纹路。在这个过程里,我希望丰富他们的衣橱,并让他们欣赏不同的面料质感和这背后的文化底蕴。
A:你向客户传达米兰品味的使命值得称赞,特别是考虑到日本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独特的西装文化。您对意大利和日本剪裁之间的差异有何看法?
SK:日本裁缝的剪裁往往完美无缺,强调干净和无咎。不过意大利的剪裁多了一份亲和力,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意大利绅士全天穿着西装,毫不费力地将优雅与休闲融为一体,而没有那种僵硬感。 “夹克是第二层皮肤”这句话完美地体现了意大利的剪裁特色,“第二层皮肤”不仅意味着剪裁的完美,还意味着西装夹克与我们的心理距离是很亲近的,穿上西装对意大利绅士来说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它是一种与个人风格无缝融合的日常物品。而这种著装的历史和文化是值得去领会和学习的。
A:很棒的视角。感谢你与我们分享你的见解和经验,河合桑。
SY:谢谢你的邀请。很高兴在这里讨论我的旅程和米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