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A 机芯

瑞士機芯巨頭ETA供應危機

* Read in your language | 選擇文章語言

Swatch集团总部

第21期8Past10 Watch Talks聚焦在坐擁Omega, Tissot和Breguet等多個腕錶品牌的斯沃琪集團(Swatch Group) 和瑞士競爭委員會(COMCO)之間拉鋸戰的最新消息,這也是最具戲劇化的一次更新。

作為一個獨立的政府部門,COMCO的其中一項主要目標是:“監控佔有主導地位的大企業的任何反競爭行為跡象”。顯然,瑞士製表業巨头斯沃琪集團正處在COMCO的雷達正中。

在2019年12月中旬,COMCO秘書處宣布,隸屬於斯沃琪集團的機芯公司ETA將在2020年被禁止提供機械表機芯。而最終裁決被推遲到2020年夏季。

這一宣布迅速在腕錶界引發一片嘩然。

ETA是做什麼的?為什麼ETA對於腕錶品牌如此重要?

ETA SA MOVEMENT FACTORY

對於不了解ETA的讀者,ETA全稱: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ère Suisse,是一家專業開發和生產瑞士空白機芯的生產商,由世界最大的鐘錶集團瑞士斯沃琪集團擁有,ETA本身由多間機芯廠合併及收購而成,包括有著名的Adolf Schild(AS)、Valjoux、Unitas等。 ETA生產的空白機芯既供應斯沃琪集團內部腕錶品牌使用,也銷售給第三方品牌如帝舵(Tudor),萬國表(IWC)和百年靈(Breitling)等等。

什麼是空白機芯 (ébauche)?參考Hodinkee的解釋:

在現代製表業中,ébauche是一個完整的機芯套件,不包括擒縱組件(在一些情況下這也是可以提供的)。在瑞士製表業中,製表師或手錶品牌會從供應商那裡購買ébauche以及其他組件,包括擒縱機構,擺輪和游絲然後進行再打磨,組裝和調適,直至手錶完成。

如今,ébauche通常與所謂的“自產”機芯形成對比,儘管這種區分實際上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空白機芯 (ébauche)如果質量好,完成度高,可以比許多自產機芯帶來更多的機械趣味 (如果後者的設計或完成不佳)。 而 ébauche一詞是從美術中藉來的,指的是在完成畫作之前預先塗上的底色。

正如Nick解釋的那樣:

一家手錶企業可以選擇研發自產機芯,親自定義機芯的樣子。但這將耗費大量預算。取而代之的,他們也可以從專門生產機芯的公司購買,這些公司通常本身並不是手錶品牌,像是ETA。

在價格,維修成本,耐久性和穩定性方面,ETA久經考驗的機芯比許多品牌自產機芯表現得更加優越。

從主流腕錶集團到獨立製表品牌,ETA機芯的身影隨處可見,這也奠定了他們瑞士製表業的統領性地位。作為斯沃琪集團的一員,ETA生產的各式機芯不僅供應給斯沃琪旗下的眾多腕錶品牌,而且也對集團外部的腕錶品牌銷售。像Kristian說的:“許多品牌對ETA的機芯依存度非常高,因此他們不得不和斯沃琪集團打交道”。

被叫停的ETA機芯供應

Nicholas G. Hayek
Nicholas G. Hayek Photo: Reto Hügin (RDB)

然後,在2002,斯沃琪集團的創始人尼古拉斯· 哈耶克(Nicholas G. Hayek Sr.)突然表示斯沃琪集團不願再繼續為集團外部的第三方企業提供空白機芯。瑞士競爭委員會(COMCO)注意到斯沃琪集團的突然決定可能為瑞士鐘錶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受影響的會是中小型腕錶企業),COMCO涉足其中,並對斯沃琪集團展開了一系列調查。(你可在Joe Thompson的這篇文章看到具體的時間梳理。)

在數年來來回回的爭執後,在2013年,斯沃琪集團和COMCO達成了一項和解協議,即ETA對第三方客戶負有供應義務,直到2019年底為止。

可以猜想,COMCO決定的邏輯是,他們估計當ETA逐漸減少機芯供應時,其他的瑞士機芯製造商會迎頭追趕。這同時也留給鐘錶品牌足夠的時間來尋找除ETA以外的其他機芯供應商。於是到2020年將形成更加均衡的競爭市場。

出乎意料的是,當斯沃琪集團的ETA即將擺脫2013年簽署的供應義務限制時,COMCO再次介入,禁止ETA在2020年向第三方提供機械機芯。

正如瑞士報紙Grenchner Tagblatt所說:“這對ETA是一次沖擊……在2019年,它向斯沃琪集團的競爭對手出售了五十萬個機械機芯。 到2020年,連一個發條都不會有。一家私營公司受政府機構的命令將被迫從自由市場中撤出一年。那些與ETA有合作關係的製表品牌有麻煩了。”

在斯沃琪集團隨後發表的一份聲明中, COMCO的決定被指摘為“荒唐和令人難以接受的”:

COMCO完全禁止ETA在2020年向第三方提供產品的決定實質上是將ETA趕出市場(雖然理論上規定了禁令對中小企業例外,但實際操作上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產量可觀的塞利塔(Sellita)將佔據更具統治性的地位。因此,COMCO相當於重新洗牌了製表行業,實際上是通過完全重組戰略市場來製定經濟政策。

ETA的每年五百萬個機芯

ETA Valjoux 7750 https://www.revolution.watch

ETA在2019年生產了約五百萬個機芯,其中百分之十,即五十萬枚左右的機芯流向了斯沃琪外部的公司。

“我認為百分之十也不賴,這幫助了許多年資尚輕的腕錶品牌存活下來,否則他們需要為研發生產自製機芯而大傷荷包”,Kristian評價說。

ETA生產了一些傑出且使用廣泛的機芯型號,例如7750 Valjoux,2824、2895等。許多腕錶品牌的自產機芯都是在ETA的空白機芯基礎上研發的。

ETA的空白機芯為鐘錶行業提供了更多技術可能性。腕錶品牌從ETA購買空白機芯,然後在此基礎上添加複雜計時功能的例子並不少見。

Kristian 回憶說:“例如,IWC 萬國表在90年代就做得非常出色,他們使用大量的ETA機芯,並製造出自己的複雜功能,例如1985年的達芬奇萬年曆計時表。

IWC在1985年巴塞爾表展上披露的Da Vinci Perpetual Calendar (Ref.3750)是該品牌歷史上的重要傑作之一,由Kurt Klaus基於ETA的Valjoux 7750 空白機芯開發而成。

Kurt Klaus
Master watchmaker Kurt Klaus
REF 3750 IWC Da Vinci Perpetual Calendar (1985)
REF 3750 IWC Da Vinci Perpetual Calendar (1985)

沒有ETA機芯的2020年

Kristian:好吧,從現在開始,你將看不到任何搭載ETA的帝舵(Tudor)手錶。香奈兒(Chanel),他們擁有帝舵機芯製造的20%,所以我認為香奈兒(Chanel)手錶也不會採用任何ETA機芯。而香奈兒(Chanel)旗下的Bell&Ross也不會使用ETA。

Nick:當然,當你面臨無法再從ETA獲得任何機芯的威脅時,你便開始尋找替代品……在過去的10到15年中,許多替代品出現在市場裡。

有鐘錶機芯製造商,如Sellita,Soprod,STP(Swiss Technology Production),Miyota,Citizen和Seiko等,都為鍾表品牌生產機芯。此外,許多手錶品牌也在開發自己的內部機芯,例如帝舵(Tudor),百年靈(Breitling)和康斯登(Frederique Constant)。

Sellita會成為下一個ETA嗎?

在那份2019年12月發布的聲明中,斯沃琪集團認為ETA不再處於主導地位。他們指出,塞利塔(Sellita)在2019年向市場供應了100萬個機械機芯,而ETA向外部鐘錶公司出售的機械機芯數量僅為Sellita的一半

Kristian:如果塞利塔(Sellita)能夠提供這些機芯,那麼他們可能變成整個瑞士最強大的機芯製造商之一,並在全球範圍內佔據重要地位。

根據詹姆斯·巴特里(James Buttery)的文章,近年來,塞利塔(Sellita)每年供應市場120萬個機械機芯,儘管它們的機芯結構主要是從專利過期的ETA機芯衍生而來。

在喬·湯普森(Joe Tompson)為Hodinkee撰寫的文章中,Sellita被認為是ETA的“唯一替代”, 而Kristian質疑Sellita是否可以迅速適應迅速增長的需求:

“他們銷售機芯的途徑有些奇怪,因為他們是通過代理機構來做的。” 通過機芯代理商,鐘錶公司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才能獲得所需的機芯。 Kristian說:“以這種方式來銷售是過於保守的。”

無論如何,通過以上提到的各種機芯供應途徑,相信可以解決500,000個ETA機芯的短缺。

比起數量, 更關乎質量

Soyuz Reentry Capsule

然而即使鐘錶行業可以從他處輕鬆湊出500,000個機芯,但實際情況要更為複雜。對於許多慣用ETA機芯的腕錶品牌來說,這不僅僅是數量上替代的問題,還涉及到訂單交期管理;與新的機芯供應商建立關係;更重要的是,質量把控。

就機芯質量而言,正如Nick在播客中所言,它那從不停止運轉的齒輪讓ETA常被稱為“workhorse” (意為:老黃牛),因此質量是毋庸置疑的。

Kristian:“我不知道ETA經歷了多少研究和開發。 以7750型機芯為例,這是最值得信賴的計時機芯之一,它同時又是這樣一個古老的機芯! 裡面沒有什麼新奇的玩意兒,我認為直到今天還沒有哪款7750具有抗磁功能。”

Nick: :“這讓我想起了俄羅斯的太空計劃; 他們仍然使用50年代開發的航天艙。

Kristian:“嘿,不能抱怨好質量。”

Nick:“這不是那些時髦花哨的東西,但總是管用。”

Kristian:“當然,這是一個行業競爭問題,但我認為這也是一個質量問題。 我不知道帝舵(Tudor)從事自製機芯已有多少年了,但我知道他們在自產GMT錶款上遇到了一些問題(日期輪問題)。這就是ETA的好處:你知道它們可以正常運轉,並且知道任何人,甚至業餘鐘錶匠都能對它進行修理······”

誰將從ETA機芯供應的暫停中受益?

自產機芯不一定代表高品質。想要達到ETA機芯的質量水準至少需要十年時間的努力。

Kristian: 

建立值得信賴的產品並保持像ETA一樣的質量需要時間。舉例來說,我喜歡卡洛斯·迪亞斯(Carlos Dias)在90年代初在羅傑·杜比(Roger Dubius)的故事(卡洛斯·迪亞斯是瑞士奢侈手錶品牌羅傑·杜比Roger Dubius的創始人和前任首席執行官),他開發了這麼多自產機芯,然而其中80%都差強人意。他是那麼想追求自產機芯,而當歷峰集團接手時,他們只保留了那其中的2個機芯。再看看沛納海(Panerai),那麼積極地製作自產機芯,而其中許多在早期都存在問題。

自產機芯並不意味著高質量。我認為至少要花十年才能證明一款機芯與ETA的一樣好。

同時,據業內人士的信息,ETA對外上調了機芯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對於斯沃琪集團內部的手錶品牌,如漢密爾頓或天梭,他們能比某些搭載相同機芯的外部品牌提供更低的價格,由此產生競爭優勢。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We use cookies to tailor your experience, measure site performance. By clicking on ‘Got it’, you agree that cookies can be placed. You can view our privacy policies here.

Make your inbox in style

Style Digest, Fashion Decoding & Artisan Insight

Will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