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上首位眼鏡特工
60年代的某一天,三十出頭的Michael Caine (邁克爾·凱恩)正在倫敦一家餐館裡吃飯,鼻上架著一副眼鏡,手邊放著一本小說。他吃會兒便停下來翻看幾頁手邊的小說。
此時年輕的Tony Gross剛剛從驗光專科學校畢業,雖然無論是氣質還是個人風格他都跟藝術學院更相稱。他才在倫敦北部的Holloway Road上開了一家配鏡諮詢室,由於不滿足於NHS (英國國家衛生事業局) 所提供的那些難看的“毀容式”眼鏡,Tony Gross從以前就一直收集歐洲和英國生產的古董眼鏡。
Caine剛剛憑藉好不容易擔綱主角的戰爭電影《Zulu》獲得了一千英鎊的片酬,雖然不是什麼大數目,但對於這個操著一口倫敦東區口音(cockney accent)、出身低微的年輕人來說已經相當於天價了。
從出生來說,來自波蘭裔猶太移民家庭的Tony Gross似乎和風格沒有太多關聯,可他與生俱來的交際才能和幽默的魅力談吐已日益顯現,他在倫敦的撲克牌會所(Gross酷愛玩撲克),高級餐廳和夜店中結識搖滾明星和時尚界人士,以一種體面精巧的方式將他設計和收藏的眼鏡出售給當時最酷的一幫傢伙,這些明星和時尚人士也自然而然將Gross引薦到圈子中來。
這時,大名鼎鼎的電影製片人Harry Saltzman (哈利·索爾茲曼) 走進餐廳,他因與搭檔Albert R. Broccoli 製作的007系列電影而大獲成功,他的視線落在坐在角落裡曾打過幾次照面的Michael Caine。這個戴著一副厚框眼鏡的年輕男人混在人群中並不起眼,不過正是這種不起眼引起了Saltzman的興趣。他正在籌劃新的特工電影,他敏銳地認為與007瀟灑形象相反的特工片將是新的市場熱點。
Saltzman通過服務生向Michael Caine遞去一張字條,Caine打開後看到上面寫著:”Would you have a drink with me?——Harry Saltzman”,他移了過去。寒暄後,Saltzman問Caine是否看過Len Deighton的特工小說《The Ipcress File》,而那正是剛剛一直放在Caine餐桌上的書! Saltzman於是接著問到:你願不願意參與這部電影的拍攝?
“當然!” Caine回答。這次交談開啟了往後蜚聲國際的Harry Palmer系列特工電影。
雖然Caine與Sean Connery (肖恩·康納利) 同為60年代成名的最成功的英國男星,但Caine所代表的形象與007那種瀟灑風流、膚色健美、槍法神準的典型熒幕英雄形象截然不同:
A hero is not necessarily a man who is six foot three and can ride a horse and shoot a gun and all this sort of thing. The hero is just anybody who does something heroic. What I was was just anybody who didn’t even bother to do anything heroic and was just against the normal type of screen hero that one saw. — Michael Caine
英雄不一定要身騎白馬高大威猛。英雄可以是任何行英勇之事的人。而我的角色甚至從來不會想要去表現得像個英雄,他的存在就是對銀幕上人們慣見的英雄形象的駁斥。 —— 邁克爾·凱恩
眼鏡——絕對是Michael Caine所飾演的Harry Palmer最革命性的形象特徵。當時人們見到電影中的主角竟然一直戴著眼鏡,甚至有人問到:他離了眼鏡就沒法演戲嗎?
除了眼鏡外,Caine飾演的特工Harry Palmer還有許多與傳統英雄人物背道而馳的特徵:
例如這位特工會去超級市場購物,更留意到法國品牌的蘑菇罐頭比他罐頭更好吃;他甚至在劇中為喜歡的女人下廚做了一頓飯。在任何007電影和硬漢片中,瀟灑倜儻的男主角沾染上和這些居家瑣碎都是難以想像的。
Secret agent Harry Palmer, played by Michael Caine, prepares to grind some fresh coffee for breakfast in a scene from ‘The Ipcress File’, directed by Sidney J. Furie, 1965. (Photo by Universal Pictures/Popperfoto/Getty Images)
Caine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好友Sean Connery常因為在007中扮演的James Bonde形像在人們心中太根深蒂固而困擾,而這種煩惱Caine卻不曾有——當他摘掉眼鏡的那一刻,他就從Harry Palmer的身份中抽離了。
眼鏡之於Harry Palmer,甚至之於整個反主流價值觀的60年代,都是具有符號意義的存在,是一種時代的“能指”。
事實上,在電影史中,Michael Caine的確是最早在劇中佩戴眼鏡的男主角之一,在他之前人們印象裡只有Harold Lloyd (哈羅德·勞埃德),而Lloyd是一位——戴著黑色圓框鏡,與卓別林齊名的——喜劇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