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le Miglia

1000英里耐力賽,駕駛的終極熱情

* Read in your language | 選擇文章語言

意大利詩人阿達·內格里 (Ada Negri) 曾經精妙地描述了駕車旅行的樂趣:

在現代社會的享樂中,沒有比坐汽車裡旅行更好的了。方向盤對我們言聽計從,轉動的輪胎帶我們去任何想去的地方,我們對自由的需求變成了對自由的確定,那是一種充實感,一種逃避現實的感覺,對時間和空間的佔有,超越了人類自身的局限。”

1000 Miglia
Jaguar XK140 SE OTS Roadster (1956)

想像一次穿越意大利迷人風景的旅程,古董車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公路絕對的焦點。這就是1000英里耐力賽(Mille Miglia)的魅力,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比賽可以追溯到1927年。最初是一項分秒必爭的競速賽,如今已發展成為歷史車輛的定時賽事。 2023年6月17日,在歷史上最長的一屆1000英里比賽中,參賽車隊歷時五天,行程總計2200公里,從布雷西亞(Brescia)到羅馬(Rome)再返回,沿途歷經了意大利最美麗地區的獨特風光。

 

如果你是古董車發燒友,抑或僅僅喜歡欣賞優美的設計,1000英里耐力賽都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盛事。在哪裡還能見到1923年的3升賓利,1927年的布加迪T37,1933年的阿斯頓·馬丁勒芒斯(Le Mans),或是1955年產的梅賽德斯-奔馳300SL等眾多古董美車齊聚一堂?通常,這些珍藏只能被困在汽車博物館裡靜默地原地等待探尋的目光。然而,在1000英里大賽中,你可以親眼目睹超過400輛古董跑車在車手的駕馭下嘶吼而過,這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

Porsche 356 A 1500 GS Carrera (1956)
Porsche 356 A 1500 GS Carrera (1956)
Mille Miglia
Mercedes-Benz 300SL (W198)

參加當代的1000英里耐力賽的古董車車型必須至少參加過1927年至1957年間的一屆1000英里比賽。這種獨特的註冊制度確保了比賽的原汁原味。在剛剛過去的2023屆賽事裡,獲得認證參賽的405輛古董跑車中,就有74輛曾經參加了1927年至1957年間的原版1000英里比賽。對於有幸駕駛認證車型的車手來說,1000英里無疑是“世界上最美的車賽”。而對於觀眾們來說,它正如傳奇車手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所形容的那樣,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移動博物館”。

6月13日,在比賽即將拉開帷幕的下午1點,從1927年起一直作為賽事出發點的威尼斯大街(Viale Venezia)上,所有的參賽車輛按照出廠年份排列,在起跑點前蓄勢待發。真正讓1000英里耐力賽充滿魅力的除了齊聚珍奇古董車的壯觀景像外,更在於那些對駕駛充滿熱情的參賽車手。駕駛員和副駕座上的不少參賽者都是一頭銀髮,他們其中的許多人都已經持續參賽數十年了。當然也有像來自英國的伊恩·惠斯頓戴爾(Ian Whistondale)和勞倫斯·加德納(Lawrence Gardiner)這樣的首次參賽者,他們駕駛著一輛1926年的3升賓利古董車:“我們已經在南非和世界上的許多其他地方駕駛過這輛車,但今年是我們第一次參加1000英里賽。”當然你還能看到一些女性車手,比如卡塔琳娜·凱瓦洛娃(Katarina Kyvalova),她是全女性車隊Bentleybelle的創始人,駕著一輛1928年製造的4.5升S.C.賓利看起來英姿颯爽的Katarina已經是第八次參賽了。還有不少父子、父女和夫妻一起參加比賽。這場競賽對他們而言顯然已經成了一次特別的家庭活動,留待某年晚餐後一起回憶分享。人們看起來心情輕鬆,全身心投入到比賽的樂趣和刺激中。在Agnes Select捕捉到的其中一張照片中,和女兒一起參賽的美國企業家巴拉吉·拉馬穆爾蒂(Balaji Ramamoorthy)正坐在他1953年製造的375mm Spider Pininfarina 法拉利(Ferrari)內,悠閒地享受著一杯意式冰淇淋.

Balaji Ramamoorthy enjoying gelato inside his Ferrari 375mm Spider Pininfarina (1953)
Balaji Ramamoorthy enjoying gelato inside his Ferrari 375mm Spider Pininfarina (1953)
Ferrari 166mm Spider Vignale (1953)
Ferrari 166mm Spider Vignale (1953)
Mar-Julian Siewert and Moritz Hardieck pushing their Jaguar XK120 OTS Roadster (1950) to the starting point.
Mar-Julian Siewert and Moritz Hardieck pushing their Jaguar XK120 OTS Roadster (1950) to the starting point.
Lancia Lambda Torpedo Tipo (1927)
Lancia Lambda Torpedo Tipo (1927)
Ian Whistondale and Lawrence Gardiner driving a 3/4.5 Lire Bentley (1926)
Ian Whistondale and Lawrence Gardiner driving a 3/4.5 Lire Bentley (1926)
Silvia Marini & Irene dei Tos and their 1929 Bugatti T40
Silvia Marini & Irene dei Tos and their 1929 Bugatti T40
Silvia Marini & Irene dei Tos and their 1929 Bugatti T40
Alfa Romeo 8C 2600mm Spider Zagato *SF* (1931)
Alfa Romeo 8C 2600mm Spider Zagato *SF* (1931)

自1988年以來,Chopard蕭邦一直是1000英里的世界贊助商和官方計時器。卡爾-弗雷德里克·舍費爾(Karl-Friedrich Scheufele),Chopard的主席,與他的副駕駛傑克·埃克斯(Jacky Ickx)一起,後者是傳奇的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曾六次獲得勒芒24小時耐力賽的冠軍,他們代表Chopard車隊駕駛一輛梅賽德斯-奔馳300SL參賽。 《The Rake(中國版)》雜誌的出版人George Wang和演員朱一龍也代表Chopard車隊參加比賽。許多古董車輛的駕駛艙比今天轎車的尺寸小得多。因此,對於高大的駕駛員來說,擠進汽車可能是一種痛苦的經歷。 George駕駛著一輛1952年佛羅倫斯出產的Ermini Gilco 1100 Motto完成了從布雷西亞到羅馬為期兩天的賽程:“我的腿還在酸痛”,他告訴我,“但這是非常有趣的經歷,我希望明年再來一次!”

Karl-Friedrich Scheufele in Mercedes-Benz 300SL (W198) during 1000 Miglia
Karl-Friedrich Scheufele in Mercedes-Benz 300SL (W198) during 1000 Miglia
Karl-Friedrich Scheufele & Jacky Ickx in Mercedes-Benz 300SL (W198) during 1000 Miglia
Karl-Friedrich Scheufele & Jacky Ickx in Mercedes-Benz 300SL (W198)
George Wang driving an Ermini Gilco 1100 Motto (1952)
George Wang driving an Ermini Gilco 1100 Motto (1952)
George Wang wearing the 40.5mm Chopard 2023 MILLE MIGLIA Classic Chronograph
George Wang wearing the 40.5mm Chopard 2023 MILLE MIGLIA Classic Chronograph
Zhu YiLong (演員朱一龍)and Romain Dumas in Porsche 356 1500 Speedster (1955)
Zhu YiLong (演員朱一龍)and Romain Dumas in Porsche 356 1500 Speedster (1955)

就在開賽前不久,衛冕冠軍安德烈亞·維斯科(Andrea Vesco)和法比奧·薩爾維內利(Fabio Salvinelli)駕駛著一輛1929年的阿爾法·羅密歐6C 1750 SS Zagato,他們這樣說道:“近30年的經驗將有助於應對這樣一場充滿意外事件的漫長比賽。我們很從容,壓力在我們的對手身上。我們將盡一切可能提高去年的表現。”最終,安德烈亞·維斯科贏得了他的第四個連續冠軍(總共六個冠軍)。維斯科在完賽后表示:“一開始確實存在一些挑戰,然後我們維持了一貫的狀態,很少犯錯受到處罰。只有當我和父親一起參加時,我才能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我為自己取得了這一歷史性成就感到非常自豪。”

 

盧基諾·維斯孔蒂(Luchino Visconti)1963年的電影《豹》(Il Gattopardo)中的那句名言“如果我們希望事物保持原樣,我們必須改變一切”,在1000英里比賽中得到了生動的再現。在電視還不存在、廣播尚且處於起步階段的時代,Mille Miglia 曾經是展示尖端汽車速度和耐力的平台,而今已經轉變為對技術、社會和人類進步的慶典。兩屆大賽冠軍詹尼諾·馬爾佐托 (Giannino Marzotto) 曾說:“當我們慶祝過去時,我們應該考慮這樣做的動機。Mille Miglia 大賽代表著進步——技術、社會和人類的進步。 我們必須紀念它,因為回顧過去幫助我們更好地塑造未來。” 儘管今天的汽車已經採用新能源並能夠自動駕駛,但對駕駛的熱情、速度的快感以及對永恆之美的追求仍然沒有改變——這正是滲透到 1000英里大賽之中的精神。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1000英里大賽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讓人們回到汽車的黃金時代,感受著經典車型的優雅和魅力。無論是參賽車隊的興奮和競爭,還是觀眾的歡呼和掌聲,1000英里耐力賽都將繼續吸引著人們,成為一場迷人的盛事,展示著汽車歷史的輝煌。

Alfa Romeo 1900 C Super Sprint (1956)
Alfa Romeo 1900 C Super Sprint (1956)
Lotus Eleven Climax (1957)
Lotus Eleven Climax (1957)
BMW 507 (1957)
BMW 507 (1957)
Ferrari 750 Monza Spider Scaglietti (1955)
Ferrari 750 Monza Spider Scaglietti (1955)
Lancia Lambda Spider Tipo 214 (1925)
Lancia Lambda Spider Tipo 214 (1925)
>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

We use cookies to tailor your experience, measure site performance. By clicking on ‘Got it’, you agree that cookies can be placed. You can view our privacy policies here.

Make your inbox in style

Style Digest, Fashion Decoding & Artisan Insight

Will b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our Privacy Policy.

AGNES SELECT MOTIF